金門行 (2) -- 水頭 翟山坑道

2007121310:59


看完了得月樓 + 金水國小的洋樓群

順著得月樓旁邊的巷子走   就會到水頭的古厝群

看著照片中這棟漂亮完整的閩式建築古厝 當我聽到它是ㄧ間民宿   簡直讓人無法置信!

原來水頭是民宿的大本營   大多是由後嗣承接民宿   也有因愛上水頭在這兒落腳的 

這棟 "水調歌頭" 民宿   前身是黃文川祖厝    為歷史達百餘年的大戶人家

是水頭聚落中代表性的建築之一    民宿主人顏湘芬是金門人

嫁到台灣的她原本隨夫管理旅行社   走過二十多個國家   最後選擇回鄉經營民宿

 

走進古厝    裡面的門片  屏風  擺設 .... 顏色飽滿  饒富趣味  可以當藝術品慢慢欣賞

ㄧ進門的穿堂桌上擺了一盤小小風獅爺的象棋   超級可愛!

回高雄時在機上看到一則新聞    讓我想起太師椅的牆面上這兩幅掛畫



 

摘錄這則新聞如下    由此可見金門生態之豐富    賞鳥也是ㄧ絕

 

鸕鶿漫天 水鹿遍野 金門、玉山生態保育大豐收

【黃馨儀/台北報導】   12.09.07 中國時報


你知道台灣生物多樣性有多豐富嗎?國家公園的保育成效又如何?近來金門國家公園的冬季候鳥鸕鶿數量即將突破上萬隻,已準備向世界組織申請「生物多樣性熱點區」,而玉山國家公園內的水鹿與山羌數量都已達到全國最高量,水鹿甚至可以「天天見到」。

全台目前七個國家公園,都針對具特色的物種監測,以了解物種棲地是否遭到破壞與生態環境的變動。

金門過冬鸕鶿 即將破萬

其中金門國家公園的鸕鶿是一大特點。每年冬季,鸕鶿都會飛到離島金門作客,當蒼穹微露曙光,上千隻黑亮的流線身軀傾巢而出,是世界級的生態景觀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努力保育下,鸕鶿數量從三年前的三千多隻,在去年數量最多時已達九千多隻,即將突破一萬隻,該管理處早已「摩拳擦掌」,一旦鸕鶿數量突破一萬隻且數量穩定後,即可向「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申請「熱點」(Hotspot),屆時將可吸引更多民眾欣賞鸕鶿風采,並投入保育工作

「如今有這麼多嬌客來臨,真的不容易!」從九十二年從事保育工作至今的金門國家公園保育課長邱天火說,剛開始很辛苦,因當地農民認為鸕鶿會吃池塘養殖的蝦子、危害農作物,或與漁民「搶生意」,對鸕鶿相當反感,也會驅趕、驚嚇牠們。
  

幸好九十三年經過台大團隊三年的監測與研究後,確認鸕鶿只會吃外海的鹹水魚,且吃的魚種和漁民的目標不盡相同,才還給鸕鶿「清白」,且事實證明,顱鶿都棲息在外圍地域,對農民沒有造成很大影響。管理處趁勢努力保育,到金門越冬的鸕鶿不斷增加,反成觀光賣點。
  

水鹿山羌 幾乎天天可見
  

位於中部的玉山國家公園內的珍貴物種,包括中央山脈南二段區的水鹿族群,與花蓮瓦拉米地區山羌,其數量的「出現指數」(Occur rence index,意指一千個小時內拍到的有效個體數),皆已達到全國最高數量。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保育課長蘇志峰表示,目前水鹿族群的數量為每公頃零點五到零點七隻,也就是說,幾乎天天都可以看到,之前甚至傳出有民眾在玉山南峰小解時,發現十幾隻水鹿在旁「虎視眈眈」等待喝水,反而是人類被「嚇到」。

 

 

金門風大   因此在金門隨處都可以看到「鎮風止煞,祈祥求福」的風獅爺

造型各異   是金門的守護神   也是金門特有的人文景觀

 

翟山坑道

翟山坑道是個很讓人震撼的地方!!

民國五十年為因應戰爭而開挖   耗時五年才完成

原先主要供登陸的小艇回轉及運補人員、物資用    後因本島之功能減退    於75年廢棄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於1997年接管維護    於87年才正式開放民眾觀光

分為坑道及水道兩部份

坑道全長約101公尺   寬約6公尺   高約3.5公尺    主體是花崗岩石   都是由人工一鑿一斧開鑿而成

戰備水道呈A字型  全長357公尺   寬約11.5公尺  高約8公尺   可容納42艘小艇停舶

 

 

 

 

  

 

 

剛進入水道     沿著欄杆前行   ㄧ路燈光昏暗地還沒太大的感覺   

直至接近坑道海口   光線愈來愈亮    坑道裡嶙峋的花崗岩壁輪廓現形  

海浪的聲音愈來愈大   深遂的倒影愈來愈清楚     眼前的景觀讓人咋舌!

清澈見底的海水   深不可測    可以看到魚兒悠遊其間     但其深度卻讓人看了腿軟   

也唯有在金門能看到如此驚嘆連連的景點    錯過金門實在太可惜囉!